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遥感技术启动
导读: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基于分布式可重构航天遥感技术”项目11月23日在上海启动,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等9家单位计划在未来4年内,研制出7颗可联网、可编队的微小卫星试验样机,并在地面网络演示系统进行验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基于分布式可重构航天遥感技术”项目11月23日在上海启动,有关方面从项目启动会上获悉,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等9家单位计划在未来4年内,研制出7颗可联网、可编队的微小卫星试验样机,并在地面网络演示系统进行验证。这种卫星具有低成本、高效能、可重构等特点,能构建遥感星群智能网。重点区域的卫星重访周期可由常规大卫星的1—2天缩短到2小时,有望开启我国对地遥感的新纪元。
9家单位将研制出3种微小卫星。第一种是普查星,可实现大范围的中低分辨率快速观测;第二种是详查星,在普查星的引导下,负责对重点区域进行高分辨率详细观测,获取高质量图像以及特定区域150秒以上的连续凝视高清视频;第三种是中继星,在应急观测任务中,负责向测控区域外的卫星传输指令,并将观测得到的重要数据快速回传。“这些卫星可像手机连WiFi那样,接入一张网络,进行相互间的数据通信。”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刘付成说,“而且任何一颗微小卫星都能随时接入或退出网络,改变卫星编队的形态,十分灵活。”
“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李传荣表示,数十颗卫星构建的遥感网络,能在2小时内完成全球任意地点的成像观测,使我国突发灾害区域的数据时效由数天缩短到3小时内,重点区域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更新时间由1年缩短到1—2个月,热点地区观测能力由静态图像提升到10分钟连续动态凝视的高清视频。
- 盘点:仪器仪表行业一周采购大手笔 2018-03-19
- 近期仪器仪表市场涌现出哪些“高精尖”产品? 2018-03-15
- 20项国家标准公布 涉多项仪器仪表测试方法 2018-03-15
- 质检总局发布37个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涉多项仪器仪表 2018-03-07
- 地面气象观测平台勇摘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桂冠 2016-10-11
图片新闻
- 5月16日 OFweek2018(第四届)中国工业自动化及机器人在线展会 立即报名>>
- 即日-5.15 【有奖问答】 NI半导体测试应用有奖问答 立即参加>>
- 4月26日 泰克开放日与专题巡回研讨会 立即报名>>
- 5月17日 2018消费电子自动化测试研讨会昆山站 参会有礼 >>
- 8月25日 PI 最新款LED驱动器IC 白皮书下载 立即下载>>
- 8月31日 OFweek(第二届)AI+机器人论坛 抢免费票>>
- 仪器仪表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