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科技体制改革 聚焦科研仪器查重和评议
“本次改革是为了进一步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突出强化企业主体、加强协同创新、改革科技管理、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和营造良好环境五大重点。”10日,在首都科技界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报告会上,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相应政策。
万钢介绍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基本情况。他说,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就在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加强产学研的联系和互动,促进不同创新主体在合作中各取所长、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各尽所能。他说,总体看来,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和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因此,要支持企业建设技术研发机构,有条件的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流动;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
谈到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时,万钢特别强调要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在完善落实政策方面,要强化和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同时,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要从税收优惠、人才引进、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等方面,引导和支持包括民办科研机构的发展。要完善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围绕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同时促进农业发展、民生改善等。
他特别指出,要鼓励和引导实力强、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基础前沿研究,为我国基础前沿研究和原始创新增添新的动力。
万钢介绍,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要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统筹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5个体系的建设,加强协同创新,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要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发挥地方主导作用,加强分类指导,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强区域科技合作。此外,还要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万钢透露,我国将建立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和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国家财政资金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查重机制和联合评议机制,防止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高新聘请仪器仪表销售代表 深圳市谱赛斯科技有限公司
- 仪器仪表销售工程师/销售代表/销售专员 研朗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 仪器仪表工程师 无锡友波贸易有限公司
- 仪器仪表销售工程师 深圳市蓝月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仪器仪表工程师 上海华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仪器仪表检测员 陕西远景计量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 仪器仪表销售工程师 武汉华凯科技有限公司
- 仪器仪表销售(底薪+提成) 广州紫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仪器仪表销售员 业务员 销售代表 深圳市万仪科技有限公司
- 操作/组装工仪器仪表 南京明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嵌入式/单片机软件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支持工程师/FAE/激光雷达应用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FPGA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激光雷达算法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 北京市/海淀区
- 高级软件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自动化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结构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