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rain入侵霍金大脑 读心术或将成为现实
不用超能力,也能听到别人的心底话,这不再是科幻电影的情节,因为美国史丹福大学一位年轻教授,成功研发一部名为“iBrain”仪器,可直接解读人们的大脑,并为因瘫痪不能与外界沟通的人士“发声”。
有“现代爱因斯坦”之称的天才物理学家霍金(Stephen Hawking),已成为这部读心器的“重量级白老鼠”,七十岁的他,一直饱受运动神经元病的折磨,接近全身瘫痪,近年更因控制脸部肌肉的能力减弱,严重影响他与别人沟通的唯一方法。
随着iBrain的出现,霍金有望转为透过脑电波,继续向外界讲解时间和宇宙的奥秘,不过科学界更期望借助这崭新科技,入侵这位天才的大脑揭秘。
希望找到方法绕过霍金的身体,就像黑客入侵其大脑一样,解读他的脑电波。”年仅32岁的史丹福大学神经科学家菲利浦洛(Philip Low),是研究睡眠科学的领军人物,他早在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已设计出一套算式来分析脑电波。
直至成为大学教授后,他更在美国圣地牙哥创办了科研公司NeuroVigil,终成功研发全球首部携带式脑神经探测装置“iBrain”。
iBrain的外形像黑色头箍,上面装有一个火柴盒般大小的侦测脑电波装置,确保使用者佩戴后不会感到不适。洛教授指出,“不论用家在睡觉、看电视或做其他事,iBrain都可以收集其脑袋发放的电波讯息。”
将脑电波形象化
去年暑假,洛教授专程到英国剑桥大学,邀请天文物理学巨人霍金,加入参与他的iBrain研究工作。研究期间,霍金需要把iBrain套在头上,研究人员会反复要求他想像移动四肢、以至握紧拳头等动作,从而产生不同系列的脑电波模式,然后将脑电波与动作配对,将结果储存成一个超级庞大的脑电波数据库。
洛教授续说:“透过这个数据库,我们可以将霍金的脑电波形象化,变成一张‘大脑活动地图’,继而更具体地解读他的想法。”他期望不久将来,这套技术可以连接人类的思想活动和语言,到时便能直接将脑电波“繙译”成字母、词语、甚至句子。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无法从脑袋中读取精确讯息,但现在我们正尝试证明,这并非不可能。”洛教授透露,iBrain将不断扩大研发计划,包括邀请更多人参与实验,当中大部分像霍金一样患有运动神经元病,或其他神经退化性疾病。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福禄克ii900产品试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了解示波器ENOB位数对信号完整性测量的主要影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19 中国智慧园区合作及发展论坛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是德科技白皮书-无线设备技术限时下载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拓斯达工业机器人技术白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19 贸泽电子技术创新论坛-工业电源技术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