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载带设计分享
连接器载带设计分享
随着连接器包装品质的不断提升,连接器的包装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Tray包装、Tube包装、载带包装已逐步取代简单的PE袋包装。其中载带包装成为SMT系列连接器首选。载带包装不仅可以保护连接器不受外力挤压变形,还能实现连接器的自动化上料。
那么,载带设计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呢?下面我们用一些实例来做分析。
1.如何避免铁耳受力变形
如下图所示,左侧初稿的设计在普通连接器包装上可以正常使用,然而在运输振动以及跌落后,连接器将出现铁耳歪斜,导致平面度不良,客户上板空焊等问题。经过完善和验证后,做出下图右侧所示修改。经过改善后载带对铁耳全方位增加避空0.5mm以上,使连接器在装入载带以及到客户拿出载带使用,都可以保证产品品质。
2.连接器在载带倾斜导致吸料异常
下图左侧初稿设计为常规设计,未量产前难以发现问题,但出货后,客户使用反馈产品会有倾斜,经过模拟确认是有小概率发生这种状况,一般撕掉上带会回正。经过完善和验证后,将载带结构加高,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降低拔模角度,减小产品在载带中的摆动空间,防止倾斜。
3.连接器爬上载带平面
下图左侧初稿设计在量产前不易发现问题,但在出货后,有客户使用反馈连接器爬上载带平面。这种情况较为少见,首先要产品够长,上带封完后中间位置因为弹性问题,无法压住产品CAP,然后载带在卷装过程会有旋转, 连接器会往前冲,转完1圈后上带会再次绷紧,压住产品CAP无法回正。经过完善和验证后,调小载带结构上的限制塑胶,将之前的限位端子改为限位塑胶+端子,端子能爬坡但塑胶不能爬坡,因为连接器两侧的上带贴紧载带,能有效压住连接器。
原文标题 : 连接器载带设计分享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上直播】技术赋能,创新引领 - NX 助力电池储能企业高效创新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电动汽车功率半导体技术趋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