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优必选上市首日破发,第一大机构股东腾讯仍浮盈超10亿

2023-12-29 14:42
子弹财观
关注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王亚静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伴随着锣声的响起,优必选 (9880.HK)于12月29日9时30分成功登陆港交所,正式成为港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而这一天,创始人周剑已经等了4年。

早在2019年2月,优必选与城市足球集团、中国健腾体育产业基金会合作收购四川九牛足球俱乐部的发布会上,周剑便称争取在2019年内于国内进行IPO。

在A股上市未果之后,优必选又两次递表港交所,才终得以“圆梦”。

12月29日,优必选开盘报价89.9港元/股,跌破90港元/股的销售定价,总市值376亿港元。截至午间休盘时,优必选股价略有回升,报价90.1港元/股。

亮相港交所第一天,优必选以开盘破发的局面冷淡开场。

1、开盘破发,夏佐全成最大赢家

12月28日晚间,优必选发布全球发售结果,公司股票最终发售定价确认为90港元/股,预计募集资金净额9.06亿港元。

此前,优必选曾公告其发售价为每股86港元至116港元之间。这也意味,机构并未对优必选给出太高溢价,几乎贴着下限价格发行。

不过,优必选仍获得超额认购。其中,公开发售获5.16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16倍认购。

但超额认购也未能使得优必选的股价一路上扬。12月29日,优必选开盘即破发,开盘报价89.9港元/股,跌破90港元/股的销售定价,总市值376亿港元。

对于优必选开盘破发的局面,「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试图向优必选方面了解,公司是否已经预料到,对公司股价短期、长期是否有具体目标,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市值与此前优必选融资时的估值相差巨大。其聆讯后资料集显示,公司的估值最高曾达到470亿元,约合517亿港元(编者按:汇率按12月29日计算,下同)。

(图 / 优必选聆讯后资料集)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梳理发现,在早期入股的比亚迪联合创始人、正轩投资创始人夏佐全,科大讯飞系在优必选早已赚得盆满钵满。

(图 / 优必选聆讯后资料集)

优必选聆讯后资料集显示,夏佐全控制的正轩投资曾4次投资优必选,耗资1029万元。

在2014年至2019年之间,夏佐全曾数次转让优必选股权,在披露具体金额数额的股权转让中,夏佐全已套现7734万元。若据此计算,在优必选上市之前,夏佐全已获利超6000万元。

优必选上市后,夏佐全仍持有优必选5.48%股权,若以开盘总市值376亿港元计算,夏佐全持有的股权价值约21亿港元。

在2015年就已入股优必选的科大讯飞系同样获利匪浅。2015年12月,科大讯飞耗资900万美元入股优必选,此后至少套现1100万美元和1.13亿元。

IPO之前,科大讯飞系仍持有优必选约0.21%股权。若以开盘价376亿港元市值计算,科大讯飞系持有的股权价值约8000万港元。

另据「界面新闻·子弹财经」不完全统计,在优必选上市之前,居然之家系、腾讯分别向优必选投资2600万美元和9380万元(约合3亿港元)、1.2亿美元(约合9.4亿港元)。

如今,居然之家系、腾讯分别持有优必选1.39%、6.15%股权,仍以开盘价376亿港元市值计算,这些股份价值分别为5亿港元、23亿港元。由此可以看出,居然之家系、腾讯还浮盈2亿港元、13.6亿港元。

不过,这些财富究竟能否真正落入“口袋”还存在变数。招股书披露,控股股东及上市前全体现有股东承诺禁售12个月。届时,优必选股价又会如何演变,还未可知。

2、2-3年股价将迎“大考”,港股对AI“谨慎乐观”

为了这场IPO,优必选组了一个大局。

公开资料显示,国泰君安担任优必选IPO的独家保荐人。此外,还有中信证券、利弗莫尔证券、BNP PARIBAS等国内外18家知名机构出现在协调人、牵头经办人、账簿管理人等名头下方。

只不过,这个浩浩荡荡的队伍,仍未避免优必选开盘破发的局面。

深耕港股20余年的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告诉「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并不是投行阵容多,就能支撑股价,反而容易出现“谁都不负责、谁都不管”的局面。

“所有投行都不是‘傻子’,没有投行会用自己的钱去托住股价,除非他们的客户认可,通知他们买入,股价才会有支撑。”黄立冲说道。

而投资者愿不愿意为优必选买单,终究要靠实力说话。实际上,若抛开资本光环来看,优必选只是一家还未盈利的科创企业罢了。

聆讯后资料集显示,2020财年-2023年前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优必选净利润分别为-7.07亿元、-9.18亿元、-9.87亿元、-5.48亿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优必选累计亏损高达49.40亿元。

(图 / 优必选聆讯后资料集)

在AI狂热的背景下,优必选站上了风口,顺利登上资本舞台。只是,外界更加好奇,上市之后的优必选还能够继续高歌猛进吗?高额亏损是否会反噬股价?

黄立冲告诉「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其实,AI概念在中国香港市场并不是非常热,对这些概念仅仅是谨慎乐观而已,投资者对在“烧钱”、不挣钱的企业是不认可的,除非这个企业能向Open AI那样,具备大模型的领先性。

“换句话来说,机构投资者不会对这些股票感兴趣,散户不懂,他们会成为韭菜,但‘大钱’都在机构投资者手中。”黄立冲认为,如果优必选没有办法实现盈利,吸引投资者,股价难以支撑。

清智资本创始合伙人张煜则认为,上市公司的股价“大考”会在上市后2-3年内到来,科技企业还会提前。

他解释称,大多数资本会有一个资本回收周期,一般早期资本是6到8年,后期资本大概在3到4年。特别是最后的基石投资,或者是在临近IPO前投资的基金,一般都会在企业上市2-3年的时候选择是否退场。

“届时,如果上市公司的利润未达预期,往往会有一波股票抛售,股价下降,泡沫会先崩塌一轮。”张煜说道。

据悉,在优必选本次招股过程中,北京经开区财政审计局附属公司亦庄国际控股(香港)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发行,认购5亿元。

3、营收下滑、销售冷淡背后的“功能之殇”

在资本市场肆意驰骋的优必选,在销售市场却举步维艰。

招股书显示,优必选已经推出了Yanshee偃师、Walker系列等多款人形机器人。但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优必选的核心真人尺寸人形机器人Walker系列仅售出10台。

(图 / 优必选聆讯后资料集)

张煜曾经见过优必选的Walker,他坦言:“Walker当时能够自由行走和做些简单动作,在系统、部件等机械和控制方面是过关的,但当时全球人工智能水平还不够,所以这款机器人很难实用化,只能做demo演示和教育编程等方面的动作,没办法做更细致的事情。”

他进一步表示,Walker使用起来相对复杂,为了完成一个扫地、打开水等具体的简单动作,需要很多编程和调试工作,必须得专业人士才能操控使用,普通人很难交互和控制,并不实用,所以进入不了家庭。“进不了家庭,销售规模就上不去,成本自然就降不下来。成本、功能都达不到市场的要求,所以Walker销量也上不去。”

或许正是因为功能的限制,优必选及其依赖教育类的大客户。聆讯后资料集显示,报告期内,优必选来自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当期总收入的66.5%、52.2%、71.5%、44.5%。

(图 / 优必选聆讯后资料集)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梳理发现,在报告期内,五大客户采购的机器人绝大部分都用于学校,仅有关联公司天奇自动化工程集团采购物流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用于汽车。除此之外,只有一个大客户采购用于学校、医院。

而这部分大客户的获得,似乎与投资者脱不开关系。

在招股书中,优必选直言,五大客户连同若干投资者为中国相同城市的政府实体或国有资产企业。比如,杭州临平为一家位于杭州市临平区的国企,而投资者杭州优知、杭州湖山分别由杭州市余杭区国资办、杭州市临安区国资管理服务中心最终控制。

(图 / 优必选聆讯后资料集)

除此之外,厦门的国企客户A、湖州市南浔区的国企客户E、柳州政府教育部门的客户H、四川国资的客户J均与杭州临平类似。

在黄立冲看来,这或许存在以融资额度换取订单的嫌疑,比如,用融资额度换取地方政府订单;或者在当地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换取当地订单等。“这些大额订单与各地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密切相关,不具备可持续性,在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优必选后续是否能够获得来自政府教育部门的订单存疑。”

对此,「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试图向优必选方面进行了解,但截至发稿,仍未获回复。

目前,至少从数据来看,教育机器人的销售量已经明显下滑。2020财年-2023年6月,优必选的教育机器人销量分别为11.1万台、6.3万台、5.5万台、1000台。

(图 / 优必选聆讯后资料集)

今年上半年,教育机器人销售的骤降,不可避免的对业绩造成了影响。聆讯后资料集显示,2020财年-2022年,优必选实现收入7.40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到了2023年上半年,其收入为2.61亿元,同比下滑7.9%。

对此,优必选解释,今年上半年收入减少主要由于来自教育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收入减少1.02亿元,主要由于曾向邵阳一名客户下达大额销售订单6680万元,从而向邵阳学校推广使用STEAM产品合共12010台,而该订单于2023年前6月并无再次发生。

如何在产品上构建护城河,巩固优必选在市场上的地位,或许是周剑当前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之一。

4、企业纷纷下场,白热化竞争一触即发

机器人行业的前景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工信部今年10月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预计2028年全球智能服务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628亿美元,2022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8%。

但在张煜看来,今年AI大模型的出现补上了目前机器人行业的短板,机器人极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继新能源汽车之后,又一个10万亿+级的赛道。

这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大量企业下场,力争在机器人赛道分得一杯羹。据不完全统计,科大讯飞、特斯拉、小鹏、傅利叶、智元机器人、中国电科21研究所等多家企业发布了人形产品,各具特色。今年,华为成立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剑指机器人。

张煜认为,当前只是人形机器人的起步阶段,未来中国大多数企业可能都会进入到机器人赛道里边来。从需求端来看,现在是一个老龄化社会,服务机器人是刚需品,企业肯定会趋之若鹜,要抢先占领一个位置。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讲,ChatGPT诞生以后,AI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变得有可能,人机交互不再是梦,服务机器人会在未来5到10年内具备走入家庭的能力,届时市场规模会快速扩大。

而在这场混战中,究竟什么样的企业能抢占头筹?

张煜看好华为、小米、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因为机器人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的集合,新能源汽车公司在原有的人工智能算法、材料、电机、曲轴、弹簧等相关产业链上改进,就可以用于机器人,这会大大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除此之外,还有雄厚的资本作为支撑,才有可能从这场大战中胜出。

相比之下,科创企业要逊色很多。

以优必选为例,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优必选获得融资56.1亿元,90.25%已被动用。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有5.49亿元。

(图 / 优必选聆讯后资料集)

此次IPO,优必选净融资9.06亿港元,这些资金能维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只是,上市之后,优必选若想继续获得战投恐怕并不容易。黄立冲直言,企业在港股上市之后,获得战略投资人的投资的情况是有的,但是对于估值已经比较高,挂牌后投资者大概率会夺路狂奔的企业,再想获得战投的难度是相当高的。

毋庸置疑,优必选此番成功上市已经实现了一次跨越。但在跨越之后,优必选还能做什么?能不能留住投资者的脚步?都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文中题图来自:优必选官网。

       原文标题 : 优必选上市首日破发,第一大机构股东腾讯仍浮盈超10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仪器仪表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