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视觉行业洗牌加速:小公司为何难逃“验收难”与“价格战”漩涡?
近年来,机器视觉行业看似一片繁荣——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155亿元飙升至2025年预计的334亿元,年均增速近30%。但在这串光鲜数字背后,大量中小公司却深陷“产品做不好、项目收不了款、价格战打到亏本”的泥潭,甚至被迫关门
-
人形机器人如何做到:手眼协同+大小脑协同?
芝能科技出品 人形机器人正逐渐从前沿实验室迈向产业化落地阶段,成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融合的关键技术代表。 特斯拉 Optimus 的硬件方案提出后,激发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中国本土企业在本体制造、核心零部件、自主算法等多个层面积极参与,产业生态日益丰富
-
Microchip 2025财年,库存调整与结构优化
芝能智芯出品2025财年对Microchip而言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球半导体周期调整与下游需求减缓对其营收造成了显著冲击,全年营收同比大幅下滑。在这一轮调整中,Microchip并未停滞,而是采取多项策略主动求变
-
电动汽车如何应对NVH?材料创新的静音赛道
芝能科技出品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成熟,传统内燃机的噪声遮蔽效应逐步消退,电动车辆面临着全新的声学挑战:路噪、电机高频噪声、电磁干扰等更加凸显。用户对车内静谧性的期待也在同步提高。这些转变正在深刻重塑汽车声学材料和系统的设计理念
-
商用车“油冷三合一”黑科技!斯堪尼亚如何用电驱系统油冷革命省下30%能耗?
当传统齿轮油遇上电驱系统 在柴油发动机时代,变速箱、取力器(PTO)和电机各自需要独立的冷却系统——就像为家庭里的冰箱、空调和电脑分别安装散热器。而斯堪尼亚最新发布的ePro
-
人形机器人5万亿美元市场崛起,中国成为主导者?
芝能科技出品 在经历了AI大模型的爆发之后,人类迎来了另一个科技革命的前夜——人形机器人(Humanoids)。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年收入有望达到4.7万亿美元,累计部署量达10亿台
-
磁悬浮压缩机,谁是盈利最强企业?
近日,丹佛斯磁悬浮压缩机业务总裁对记者表示,随着数字经济、“东数西算”工程及“双碳”战略的全面推进,中国数据中心发展势头强劲。 2024年,丹佛斯Turbocor在中国的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增长了三倍,今年预计增速为50%左右
-
嵌入式视觉系统所需高速数据传输
芝能智芯出品随着边缘计算、AIoT、ADAS、机器人和工业视觉等应用场景的爆发,嵌入式视觉系统对“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日益严苛。系统设计者不仅要面对传感器数据量激增带来的挑战,还要在高带宽、低延迟、低功耗和多协议兼容之间寻找平衡
-
边缘智能的实时性要求:32位微控制器的AI升级
芝能智芯出品 随着所有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共识认同和技术本身的飞速发展,云端AI正迅速向边缘设备渗透。 在智能可穿戴设备、工业物联网传感器乃至AR眼镜等场景中,低功耗、低延迟、高隐私的本地AI推理成为刚需
-
Waymo与丰田合作:从L4 Robotaxi自动驾驶转向个人车辆
芝能科技出品 2025年4月30日,Waymo与丰田宣布达成初步协议,探索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合作。 目标是开发全新的自动驾驶车辆平台,并将Waymo的自主驾驶技术整合至丰田的下一代个人拥有车辆(
-
德州仪器:2025年一季度财报,保持增长势头
德州仪器(TI)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营收达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11.8亿美元。 个人电子产品市场出现季节性下滑,其他细分市场均实现环比增长,展现了TI多元化产品组合的韧性
-
减速器风口,谁能切走大蛋糕?
文丨泰罗 人形机器人注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忽视的一个超级赛道,如果要从中选出最有把握赚钱的细分赛道,减速器必须算一个。 减速器行业正面临两大利好,一是工业机器人回暖,二是人形机器人起量。
-
2025人形机器人洞察:Thor平台如何引领智能机器人发展?
英伟达GTC 2025揭示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推出了GROOT N1开放基础模型与Jetson Thor计算平台,标志着从专用机器人向通用、专业通才机器人的范式转变。 ● GRO
-
AI赋能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高通的技术架构
芝能智芯出品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凭借AI技术的赋能,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机器人行业的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我们从技术视角深入剖析AMR的核心技术架构与AI驱动的创新,探讨其在仓储物流、工业自动化及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
机器人如何防止碰撞?安全探测器的技术架构与性能突破
芝能智芯出品随着机器人在工业、物流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安全环境感知成为确保机器人自主运行的核心需求。基于ADI公司ADTF3175飞行时间(ToF)传感器的安全气泡探测器,通过多传感器协同、多线程架构和3D图像拼接技术,实现了高效的实时物体检测和环境感知
-
特斯拉 Cybertruck PCS2 电源转换系统
芝能智芯出品 特斯拉Cybertruck的电源转换系统(PCS2)代表了电动汽车电力电子领域的重大突破,其800V/48V架构、单板设计和平面变压器等创新技术,提升了功率密度和效率,还实现了与竞争对手相当的制造成本
-
双输出逆变器如何突破电动车动力上限?解密600V到900V高压系统的技术革命
引言:电动车动力系统的新课题 当特斯拉Model S Plaid实现三电机千匹马力时,业界已清晰看到趋势:更高功率正成为电动车竞争的新赛道。但增加逆变器数量意味着更复杂的布局和更重的车身——直到双输出SiC(碳化硅)逆变器技术的出现
-
半导体技术|背面供电设计进入量产期
芝能智芯出品 背面供电(Backside Power Delivery Network, BPDN)作为一项突破性技术,被认为是CMOS缩放的下一阶段驱动力。 通过将电源网络从晶圆正面转移到背面,显著提升了功率效率、开关速度和信号布线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了电压降和电源噪声
-
智电融合时代,如何创新连接器解决方案?
芝能智芯出品 在全球汽车加速向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连接器与线束系统成为新一轮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 作为全球行业技术企业,泰科电子(TE Connectivity ,以下简称“T
-
现代坦迪斯三合一电驱系统热管理模型开发与能效分析深度解读
在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三合一电驱动系统(EDS)的热管理已成为决定整车续航与可靠性的关键因素。现代坦迪斯(Hyundai-Transys)最新发布的研发成果,为我们揭示了行业前沿的解决方案
-
汽车集成式架构如何选择芯片:功能和算力需求
芝能智芯出品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从传统的分布式系统向中央+区域架构转变,实现算力集中、接口标准化以及软件定义汽车(SDV)的目标。芯片选型不再局限于单一性能指标,而是需要从体系化设计的视角出发,综合考量中央计算平台的高性能SoC和区域控制器的功能安全MCU需求
-
IBM新一代大型机:AI性能比前代高7.5倍
芝能智芯出品IBM推出了其最新一代大型机IBM z17,延续了IBM Z系列在关键任务负载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传统,还通过全新设计的Telum II处理器和Spyre AI加速器卡,将人工智能(AI)能力深度融入系统架构
-
为什么景津能拿下压滤机赛道?
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能够识别并坚持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才能有效规避过度竞争与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陷阱,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最终在“游戏”中赢得主动权。栏目|案例研究 作者|青山研究院 视觉|山上小青
-
轴向磁通电机:电动车驱动的未来?——解读YASA技术如何突破传统电机局限
在电动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机作为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动力表现和行驶品质。传统径向磁通电机虽广泛应用,但轴向磁通电机正凭借独特优势崭露头角。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YASA公司在轴向磁通电机领域的技术创新
-
独家!深圳杀出未来独角兽:融资1.5亿,全国第一
作者丨惜文 对话丨邹蔚 吴欣晓 最近,深圳杀出一只未来独角兽:硬之城,年初完成1.5亿元融资。 硬之城成立于2016年,业务之一是:元器件一站式服务平台。 通俗地说,它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帮你设计,给你供货,全程参与生产
-
Lucid motors主动铁芯电机的可拆卸差动器专利介绍
昨日,在某视频中偶见Lucid motors的实物剖视图,发到“电动新视界”的群聊中,引起了专家们极大兴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解读。转子铁芯中集成差速器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超高的空间利用率令人叹服。同时,先差速再减速的设置也是行业罕见,一切都是如此新奇
-
离境退税之外,超级关税时代破局:国产化替代
文:诗与星空 ID:SingingUnderStars 汽车仪表盘堪称汽车身上的一张嘴,可以清楚表达汽车的状态。然而早期的汽车并
-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器设计正迎来技术变革,挑战、方案及趋势
芝能智芯出品工业机器人和控制器的设计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核心课题,发展受到系统复杂性、通信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可持续性需求的深刻影响。作为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军企业,当前工业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挑战与趋势。我们从
-
速腾聚创2024年财报,50万+出货,同比增长109.6%
芝能科技出品速腾聚创全年总收入达到16.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2%,激光雷达销量突破54.4万台,同比增长109.6%。其中ADAS激光雷达销量占主导地位,达51.98万台,全年净亏损3.9亿元,但较2023年显著收窄,毛利率从一季度的12.3%提升至四季度的22.1%,全年达17.2%
-
马自达与罗姆联手开发GaN功率半导体电驱系统
芝能智芯出品马自达与罗姆宣布联合开发采用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的汽车零部件,利用GaN技术在减少能量损失、实现小型化和提升效率方面的优势,为下一代电动汽车打造创新的电力驱动系统。自2022年起,马
-
芯片技术演进:芯片模块化到CMOS 2.0
芝能智芯出品半导体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手机到超级计算机,从自动驾驶汽车到人工智能系统,芯片的性能、功耗和成本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创新速度。摩尔定律的放缓,传统的单片集成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
-
探索栅极驱动技术:SelVCD的尝试
芝能智芯出品在现代电力电子系统中,功率MOSFET的栅极驱动技术是决定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电压模式驱动(TVMD)虽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但随着功率器件性能的提升和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其局限性日益显著,例如能源浪费、效率低下以及米勒效应的干扰等问题
-
X-in-1电驱动系统,如何设计ACU?
芝能智芯出品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成本要求越来越高,X-in-1电驱动总成的集成度不断提升,提高功率密度、降低成本并优化系统效率。英特尔与Silicon Mobility合作开发的X-in-1动力域控制器(Powertrain Domain Controller
-
聊聊什么是智能车载终端?为什么智驾发展离不开它?
智能车载终端作为车联网技术的核心,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关键支撑技术。其核心功能涵盖智能导航、实时通信、娱乐互动、安全监控等,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随着自动驾驶和
-
保时捷“交流电池”,把逆变器做在电池里面靠谱吗?
芝能科技出品保时捷工程公司公布的“交流电池”概念,这是一个有趣的概念,“交流电池”通过模块化多级串并联转换器(MMSPC)将这些功能高度集成至单一部件,利用分布式实时系统直接从电池模块生成正弦三相交流电
-
割草机器人站上千亿级风口:激光雷达成为破局关键
作者|叶方过去几年,全球割草机器人市场迎来了结构性变革。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04亿美元,其中家用场景占比70%。华经产业研究院更是预测:到2027年整体割草机市场规模将突破4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3200 亿)
-
【洞察】本土企业打破垄断 除病毒过滤器行业实现快速增长
在应用领域方面,生物制药领域是除病毒过滤器最主要的应用场所之一,通过去除生产过程中的病毒,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除病毒过滤器,作为生物安全领域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利用薄膜屏障原理,有效滤除气体或液体中的病毒颗粒
-
已趋成熟的电机控制技术还将如何变化?——效率、安全与智能
芝能智芯出品 近期英飞凌的工程师做了一个讲座《Changes In Motor Control》电机控制技术作为一项历经数十年发展的成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和商业领域。 然而,随着市场对能源效率、电池续航能力以及系统安全性的需求日益增长,电机控制技术正在经历深刻变革
-
【深度】多工位自动压力机市场空间快速增大 我国企业研制能力不断提升
汽车工业是多工位自动压力机的重要下游市场,可以应用在车门板、引擎盖、车顶板、纵梁横梁、悬挂系统、变速箱、油箱、轮滚等多种零部件制造领域。压力机,对金属坯件施加压力,使其塑性变形,完成弯曲、成形等工艺,或者使其断裂,完成切断、冲孔等工艺
-
【聚焦】复合柔性加工机床是机床行业发展重要趋势之一 拥有广阔市场前景
现阶段,技术升级与客户需求迭代速度加快,多数产品需求周期变短,柔性制造可以加工多种工件,但品种依然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导致企业接收订单范围固定,无法明显提升营收。 复合柔性加工机床,是高端工业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