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检测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业界看来,频繁公关的背后,与其说他们在关心中国PM2.5的监测技术路径,倒不如说是瞄准了监测市场背后的巨大商机。根据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针对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监测总投入将在百亿元,空气净化领域市场规模超千亿,其中前期投入将超过20亿元。换而言之,中国PM2.5监测采用的标准,将左右巨额订单的去向。基于目前国内PM2.5监测的具体标准尚未有定论,也就给不同技术派系提供了争夺生存空间的机会。
在很多人看来,中国的环保部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如今正处于进退两难的位置。如果不对震荡天平法仪器进行修正,或许意味着中国PM2.5的监测工作尚未开始就已经带病上路。如果采取β射线法,则意味着在承认以往的监测结果存在偏差,也意味着此前各地采购的监测设备还需添置一种名为FDMS的修正设备。可以说,PM2.5监测催生的不仅仅是百亿元、千亿元的商机,在PM2.5监测技术标准的拟定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展开。
安徽蓝盾光电子的一位管理层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检测PM2.5参数的企业中,国外企业显然会占得先机。
国内外能够生产振荡天平法颗粒物监测仪的厂家有赛默飞世尔、蓝盾光电子和武汉天虹等。而走β射线法技术路线的厂家为美国MET ONE、法国ESA、先河环保、武汉天虹等企业。
蓝盾光电子前述管理层称,赛默飞世尔占振荡天平法市场份额的50%以上,这为国内公司突破该领域并获得销售提升带来了一定困难。
“从我们一线销售人员的反馈来看,现在很多环保部门和机构等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可能更多一些。”
在我国没有提标之前,国外如美国经过了四十多年的治理,大气PM2.5已基本达标,而且,美国在PM治理上标准也比较高,所以其设备的成熟度要比中国产品更强。
而一家环保设备上市公司内部人士也告诉记者,从仪器情况来看,国内的产品稳定性可能要弱一点,比如在两次监测后,数字差距可能会大一些。另外,“国外产品在工艺如外观和做工上也要略胜一筹。”
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于,目前部分监测仪的采购者,也会关注名为“EPA”(美国环境环保署)的认证。但部分中国企业由于与认证机构不熟、认证时间长等原因,而放弃认证,这也会给销售带来困难。
但他同时也强调,也不是国外的设备就一定比国内强。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5月15日立即下载>> 【白皮书】精确和高效地表征3000V/20A功率器件应用指南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2025锂电市场格局及未来研判蓝皮书
-
7.30-8.1火热报名中>> 全数会2025(第六届)机器人及智能工厂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载>> 《2024智能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蓝皮书》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上直播】技术赋能,创新引领 - NX 助力电池储能企业高效创新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